12月10日,廣西在建最大跨徑、最高索塔斜拉橋——武忻高速1-1分部黔江特大橋6#、7#索塔中橫梁混凝土澆筑完成。
武宣黔江特大橋中橫梁橫截面高6m,寬7m,凈跨16.99m,距索塔承臺128m高,橋塔采用塔梁同步施工,塔柱采用液壓爬模施工,每次澆筑高度3m,分兩層澆筑完成,共計澆筑C50混凝土約800m³,歷時32天。
為確保順利完成索塔中橫梁混凝土澆筑,項目先后組織召開中橫梁施工交底會、推進會,對施工各項工作細致交底、嚴格要求,優化K撐承重托架結構設計,克服復雜的鋼筋及預應力綁扎、一次大方量高空泵送澆筑等困難,全力做好中橫梁施工組織:一是提前謀劃,優化施工方案。橋塔施工前,運用三維有限元分析軟件建模分析K型支架結構,結合BIM技術模擬施工,積極探索新技術、新工法,最終確定中橫梁施工采用半裝配K型支架作為施工平臺,運用卡槽齒板定位、大傾角塔柱模板內支撐、智能張拉壓漿等新技術新工法,并且通過召開專家評審會,論證該支架結構設計合理可靠性、施工過程穩定性,確定采用不預壓方案,大大縮減了工期,提前10天完成了第四季度關鍵節點,為特大橋順利進行后續施工提供了堅強保障;二是優化配合比保質量。嚴控原材料質量關,并提前試拌大體積混凝土減水劑,查看混凝土和易性、流動性、保塌狀態及坍落度,澆筑過程動態監測混凝土,根據天氣溫度、空氣濕度、碎石和機制砂質量等情況,及時調整配合比,把控混凝土澆筑質量;三是加大高空作業安全監管力度。按照施工方案的具體要求做好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,針對高空作業、臨時用電、長時間澆筑作業、冬季降溫、夜間施工等安全風險做交底培訓,全員參與,嚴格排查高空施工存在的安全隱患,層層落實各項安全管控措施,以確保中橫梁澆筑施工安全;四是利用信息化抓質量、保安全。通過利用BIM技術、全天候天氣監測平臺、鷹眼監控平臺、智能物料系統、特種設備指紋識別等多種信息化手段,健全完善施工安全管理系統,全力抓好現場施工組織,為特大橋施工“智”造提供強有力保障。
沖刺冬季12月,奪取全年勝。截至目前,武宣黔江特大橋除索塔外全橋下構施工均已完成;引橋現澆設計6聯,已完成5.5聯。下一步,項目將開展上塔柱澆筑和鋼錨梁的安裝工作,鋼結構的加工拼裝工作也正在廣東加工基地如火如荼進展中。(道橋分公司 羅家靜 文/ 陳洪安 圖)
圖一:武宣黔江特大橋中橫梁澆筑現場
圖二:武宣黔江特大橋全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