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姐,本名劉愛英,但大家更愛叫她劉姐,叫著叫著甚至都忘記她的本名了。在項目,但凡說到“劉姐”,大家就知道指的是她,贊揚聲不絕于耳,“巾幗何須讓須眉”便是對劉姐的形象總結。
1995年,夏季,風中帶點燥熱,劉姐畢業了。那時,劉姐還是一位年輕的姑娘,帶著青澀進入到建筑行業。這是個男性較多的行業,但劉姐卻選擇了與這個行業結緣,開始了與建筑行業的“雙向奔赴”。
2017年,春夏交接之際,萬物生長的季節,劉姐來到了路橋。這時她已經是經驗非常豐富的前輩了,再不復當年的青澀,建筑行業摸爬打滾二十余年的經歷鍛造了她極強的專業能力,處理工作時得心應手。但有一點劉姐永遠未變,那就是她依然那么愛笑、那么開朗、那么熱情。
我與劉姐相識于2022年10月,雖然至今只有兩個月,但我已經習慣稱呼她為劉姐了。短短兩個月,我逐漸能夠理解為什么項目其他人談到她時總是帶著贊揚的語氣了。因為劉姐有三個“一”的特質:一絲不茍、一心向學、一團和氣。
一絲不茍
望州路舊城改造項目工程資料任務繁重,但劉姐從不抱怨,從不敷衍,對每一件任務都一絲不茍地完成。她就像一顆螺絲釘一樣,靜靜地擰在那里,而且比別人擰得更牢更緊。
“我們雖然是資料員,但更是工程建設的記錄者,所以這紙上的任何一個數字我們都不能出錯,不然就辜負了工人的汗水和心血。”劉姐如此形容她的工作。
在工地上,劉姐頭戴安全帽,身披反光衣,一手拿著本子一手拿著筆,記錄標養室試塊數據。每一個試塊劉姐都會仔細看過,時不時還要拍幾張照片存檔。
“劉姐,又來做記錄啊?”工人每次看到劉姐都會熱情的打招呼。“對啊,要多來現場看看,這樣我心里才有數”劉姐笑著回應道。“劉姐工作就是認真,難怪總是得到領導表揚”工人感嘆道。“主要是你們做得好,我只是記錄下來罷了,這都是你們的功勞”劉姐擺著手謙虛道。
在辦公室里,劉姐桌上的資料堆積如山,但卻毫不凌亂,資料是分門別類地放置的,整理得井井有條。有些資料上面還貼著便利貼,上面寫著時間節點,字里行間透露著劉姐工作的細致。
“劉姐,麻煩把上次開會時通知的消防安全專項檢查的迎檢資料整理給我,我再復核一下有沒有缺漏”安全生產部梁副主管說道。“已經整理好了,要是還缺什么資料您再和我說”劉姐熟悉地從桌上的“資料山”里抽出一疊資料來。“不愧是工程部的一員大將,能頂半邊天。”梁主管豎起大拇指表揚道。
劉姐就是這樣,嚴謹細致,對待工作兢兢業業。
一心向學
劉姐是一個刻苦學習的人。她雖然已經手持一本一建證書,但依然在努力的學習,甚至比很多專業工程師還要用功。翻開劉姐的備考書,里面寫滿了筆記,有些紙上還帶著折痕。
即便年齡已經不小了,但劉姐始終堅持學習,讓自己能夠適應不同工作的需要。在工作中若遇到疑難困惑,她就立刻在網上查找,或者向其他同事請教。
剛做取樣送檢工作時,劉姐對一些樣品還不太熟悉,但是這并沒有難倒劉姐。當夜幕降臨時,喧鬧的施工現場逐漸進入沉靜狀態,劉姐的辦公室卻亮起了燈,她正在電腦上搜索樣品的相關信息,邊看邊做筆記。“劉姐,這么晚了,還沒下班啊?”隔壁辦公室的同事看到這邊亮著的燈過來說道。“還沒呢,我找一下這些樣品的資料。”劉姐盯著電腦回道。“不愧是部門的‘拼命三郎’,優秀還好學。”同事輕聲輕腳地走了出去。
劉姐就是這樣,保持學習的心,永遠在路上。
一團和氣
有了劉姐,辦公室里每天都是和諧融洽的氛圍。對剛來的實習生,劉姐是一個既嚴格又和煦的師傅,手把手從初步識圖教她們,連標點符號的使用都要叮囑一番。
有次新來的實習生對軟件操作不熟悉,完成鋼筋、混凝土等材料編制、報審工作時數據計算效率比較慢,劉姐看到了便主動上前說道:“這些數據用公式計算會比較快,你看第一步先點這里,然后再點這個公式,接著選擇好這些數據,結果就出來了。”“謝謝劉姐,我之前不常用這些軟件。”實習生感激地回到。“沒事,這些軟件用多了就熟練了,加油好好干!”劉姐鼓勵道。
在項目進行安全文明工地評比時,劉姐經常與其他部門的同事打交道。每次到安全生產部、物資設備部等部門檢查評比資料時,劉姐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。
“劉姐,歡迎你來‘指導’我們的資料工作。”安全生產部韋國揚說道。“客氣了,談不上指導,互相幫忙罷了。”劉姐笑著回道。“劉姐性格真好,永遠都那么和氣。”“劉姐是個熱心腸,每次請她幫忙都笑呵呵的。”“劉姐不光經驗豐富,還很有耐心。”其他部門的同事談論道。
劉姐就是這樣,熱情洋溢,友好待人,讓人感受到春風般的溫暖。
劉姐既是項目的專業能手,又是項目的知心大姐姐。每天迎著晨曦上班,就著夜幕下班。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,無論是天晴還是下雨,施工現場、辦公室到處都有她忙碌的身影。劉姐用最美的身影,詮釋了工作、向學、為人的積極態度,在工程建設的道路上彰顯了巾幗力量,綻放了巾幗風采。(建筑公司 付曉)